腳踏實地 創先爭優 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精彩 ——記起士林大飯店西餅屋(小白樓店)店長 李強
來源: 天津食品集團
腳踏實地 創先爭優 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精彩
——記起士林大飯店西餅屋(小白樓店)店長 李強
李強, 1968年出生,中共黨員,現任起士林大飯店西餅屋(小白樓店)店長。多年來,李強在平凡的崗位上,默默無聞,任勞任怨,干一行愛一行,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對待工作,以兢兢業業的態度做好每一件平凡小事。他曾多次被評為“優秀共產黨員”、“創新發展先進個人”及天津市“五一”勞動獎章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,2015年度還被評為“天津市勞動模范”榮譽稱號。
肯吃苦,努力練就過硬本領
1985年,李強同志畢業后被分配到起士林大飯店,成為餐廳冷食部的一名學徒工。根據飯店當時的規定,學徒工必須經過崗前培訓,做的工作要師傅認可后才能學技術。因此,李強同志被師傅分配的工作是炒咖啡豆。這項工作雖然看似簡單,但是需要極大的耐性,常常在火爐旁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。為了保證白天的咖啡供應,常常需要上夜班,尤其到了夏天,沒有空調,還要守著火爐,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夏天,他身上就起了很多痱子,有的年輕學徒工受不了苦,不是轉崗就是離職,但是,該同志沒有一句怨言,堅持做好師傅分配的工作,有時自己已經很累了,還主動讓其他同事休息會兒,剩下的工作他來做。就是憑著這份敬業和執著,在一年后,他炒制的咖啡豆不糊不焦,并且練就了單手炒咖啡豆的技術。隨后,他又開始向師傅學習制作冷飲,每年夏天還作為技術骨干被飯店派往北戴河分店,為軍隊首長們制作冰淇淋。
由于良好的工作表現和勤勞敬業的精神,1995年李強同志開始擔任起士林西餅屋的店長。從原來做技術,到后來干管理,他也是憑著勤奮、敬業的精神不斷學習,在工作中也一點點摸索,向老員工們學習經營經驗,并在工作之余取得了大專文憑,在極短的時間內適應了工作變化。
拓思路,在逆境中尋求突破
起士林西餅屋小白樓店經營面積僅有110平方米,部門職工僅有9名。就在經營面積小、服務人員少的情況下,小白樓店的經營業績仍舊達到日萬元營業額,平日最高日營業額達2萬元,節日期間日最高營業額達4萬元,春節期間日最高營業額達20萬元。成績的取得,與李強同志的創新思路、辛勤敬業是密不可分的。近幾年,隨著社會發展,市場競爭日益激烈,傳統的起士林西點在銷售上受到了“冷遇”,業績一度下滑。面對困難,李強沒有氣餒,他利用公休時間對多家同類型的西餅店進行調研,考察產品和服務,探索出符合企業實際的經營模式。他嘗試以企業文化當作銷售賣點,堅持突出百年老店的特色,主動為顧客介紹起士林發展歷程激發了顧客購買欲望;通過開展網上銷售拉動業績增長,主動征求顧客建議,調整網售產品,促使銷售額年增長達到30%以上;堅持以用心、耐心和細心的“三心”理念服務顧客,通過做好細節服務充分贏得顧客信賴。
講奉獻,發揮率先垂范作用
李強在工作中表現出色,可他并不驕傲,他常說“成績不是我作出來的,是大家一塊兒干出來的”。“與他相處時,總會有一種‘如沐春風’的感覺”這是許多與李強接觸過的人最直接的感受,店里的職工都親切叫他“老李”。他雖然是一店之長,但和普通員工無二。每天總是他第一個到店,認真做好營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,擦拭柜臺、清理地面、清洗托盤;下班后,又是他堅持送走最后一位顧客,盤清每一筆貨款,做好工作日志。平日里只要送貨車一來,他就成了“卸貨工”;卸完貨后如果他看到店里很忙他就又成了“上貨員”。中午吃飯時他也是等別人都吃完了自己才吃,趕上節假日繁忙的時候他更是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。
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導致了不規律的生活,他也患上了糖尿病,但他無怨無悔,一如既往。平時無論誰家里有事,只要一個電話,無論多忙,他都會盡可能地給予照顧。店里人手不夠,有的職工休年假,他都會放棄休班主動“補崗”。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“誰家里沒有個大小急事,大家要相互理解,家里有事就放心去辦吧”。有一次,店里的一個同事父親生病,他不但帶上禮品去慰問,而且還放棄了早已答應家人的休假,每天上班12小時,一上就是15天,成為店里“最熟悉的面孔”。趕上年節,他又帶頭放棄休息時間,加班加點,奮戰在經營服務一線,二十多年來,他從未和家人吃過一頓節日團圓飯。
李強的杰出表現帶動了職工,團結了職工,凝聚了職工,他在為企業創效做出突出貢獻的同時,也為企業其他的黨員干部作出了榜樣。相信李強在今后的工作中,會以更多地熱忱和執著,為“起士林”品牌增光添彩!